學校文化
瀏覽量:時間:2016-09-27
校訓釋義:
校訓既吸取了傳統教育思想的精華,也反映了現代教育思想理念和我校的辦學優良傳統和經驗。
崇德礪志,是在思想品德方面對廣大師生的訓導和基本要求。
“崇德”就是崇尚品德,注重道德品性的修養。中國傳統教育思想強調:“上賢以崇德”(《禮記●王制》);“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”(《禮記●大學》)。我們將“崇德”列為首位,體現了我校的“育人為本,德育為先”的辦學指導思想。
“礪志”就是磨礪意志,注重堅強意志的鍛煉和養成。傳統教育思想強調“金就礪則利”(《荀子●勸學》),“礪乃鋒刃”(《尚書●費誓》)?!暗Z志”就是要求學生要有志向,志存高遠,有愛國之心,報國之志,并且具備堅強的意志和剛毅果敢的品格。
博學篤行,是在業務學習方面對廣大師生的訓導和基本要求。
中國傳統教育思想注重“博學之,審用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篤行之”的關連和統一。(《禮記●中庸》)
“博學”,就是博通精學,注重博與精的有機結合。這不僅反映了只有“博大”才能“精深”的道理;同時也體現了我校的通才教育與專才教育相結合的辦學理念與模式。通才是全面素質的要求,專才是專業水平與技能的要求。
“篤行”,就是篤實躬行,注重實踐?!抖Y記●中庸》論治學之道,以“博學之”開篇,以“篤行之”收篇,實際上講的是學與用的關系,學習的目的是為了用,為了實踐,為了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?!昂V實”即誠懇踏實、忠貞不諭,“躬行”即身體力行、堅持實踐。
教風釋義:
這是對教師的師德師風、治學、執教、育人的要求與規范。
“學高身正”,這是教師教好書、育好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條件與要求。學高,即學以學術(技術)為高?!抖Y記?鄉飲酒義》指出:“古之學術道者,將以得身也”。大學教師必須以學術見長(包括技術),在專業上詳盡有資料和信息,站在學術前沿,把握學術發展趨勢和走向,眼高手高,能講能做。身正,即身以品德為正?!墩撜Z》指出:“就有道而正焉”。教師必須注意修身、立身,注重為師之道,身體力行,以身作則,品行端正,師德高尚,為人師表。
“嚴謹至善”,這是教師教書育人的基本方式途徑和應達到的目標與境界。嚴謹有兩個層面的要求,即嚴謹治學、從嚴執教。教師治學必須嚴謹,博學、審問、慎思、明辨?!鞍宓蕦幾昀?,文章不說半句空”(范文瀾),要勇攀科學高峰,搶占學術前沿。教師還必須執教從嚴,“嚴師出高徒”。從嚴,就是依法執教,照章辦事,大愛關心,不循私情,注重對學生良好的行為規范的養成和教化。
通過嚴謹治學和從嚴執教要達到的目標和境界是臻于至善:學問——至善至美;育人——至善和諧。
學風釋義:
這是對學生的學風、學品、學習、實踐、成才的要求與規范。
知行統一,這是對學生學習和成才的基本要求,這既包含了學習的目的也包含了學習的方法。明代哲學家王陽明提出“知行合一”觀,他說“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?!薄爸媲泻V實處即是行,行之明察精覺處即是知”。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“教學做合一”?!爸薪y一”是毛澤東的辯證知行觀。學生要搞好學習就是要處理好知與行的關系。知是為了行,行又深化了知。學生不僅學習要知行統一,做人也要知行統一,言行一致,講究誠信。
勤奮求真,這是學生學習和成才的基本的方式途徑和應達到的目標與境界。勤奮有兩個層面的要求,即勤奮刻苦,會學會做。學業有成,“勤奮”為先。古人云:“業精于勤,荒于嬉”,“天道酬勤”。學習必須刻苦,通宵達旦,聞雞起舞,能耐寂寞,甘受清貧。正是“書山有路勤為徑,學海無涯苦做舟?!睂W生不但要肯學,還要會學會做,講究學習的方法,有自主學習的精神,同時還能在理論指導下去實踐,動手能力強,有創新精神和能力。
通過勤奮刻苦和會學會做的努力要達到的目標和境界是達成真境,即陶行知所說:“求真、做真人”?!扒Ы倘f教教人求真,千學萬學學做真人?!闭嫒思雌穼W兼優、德才兼備的人才。這種目標和境界就是:學業——求得真理;成才——做成真人。